5月20日,浙江大学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教授、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,博士研究生导师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徐永明先生应邀做客“精进讲坛”,为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师生作题为《AI与人文》的学术讲座,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人文学科的深刻影响与发展机遇。
徐永明教授首先指出,当前全球高校文科专业面临缩减趋势,但数字人文的兴起为传统研究注入新活力。在探讨“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”的学术转型时,徐教授认为数字人文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:人文计算、数字人文、人工智能阶段。徐教授特别指出,“既懂古籍校勘,又掌握自然语言处理的复合型人才极为稀缺”,并呼吁加强国际学术合作。最后,他展示了浙大“云四库”项目在古籍智能标引方面的突破,证明AI可大幅提升文献研究效率。
徐永明教授的演讲不仅彰显了其深厚的学术造诣,更展现了其对数字时代人文学科转型的前瞻性思考。尤为可贵的是,他基于当前学科发展的新趋势,创新性地提出了新时代文科人才的核心能力模型,强调当代人文学者应当实现“义理、考据、辞章、算法”的四维能力整合。这一理念不仅为人文学子的培养指明了方向,更为传统人文学科在数字时代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。
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副院长施贤明主持本次讲座并分享了他的个人收获。他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,我们必须主动去拥抱时代的变化,正视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,把握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激烈的AI时代中,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。(马佳/文图)
专家简介:徐永明,浙江大学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教授,博士生导师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,浙江大学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,明代文学学会(筹)副会长、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智能开发与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、哈佛大学CBDB指导委员会委员,“学术地图发布平台”和“智慧古籍平台”负责人,《数字人文》《数字人文研究》期刊编委。先后出版《中国古代戏曲考信与传播》《清代浙江集部总目》《英语世界的汤显祖研究论文集》《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善本丛刊》系列等著述20余种,并先后承担了“清代浙江集部著述总目”(后期)“浙江古代现存著述总目”(重点)及“明代文学智慧大数据及平台建设”(重大)等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。